服务热线
86-21-63504668
垂体激素定义及结构分析 |
垂体激素(hypophyseal hormones,pituitaryhormones)是脊椎动物垂体(或脑下垂体)分泌的多种微量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总称。它们的作用各异,分别调节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代谢,或控制各外周内分泌腺体以及器官的活动。
垂体前叶和中叶总称腺垂体,分泌一系列蛋白质和多肽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生乳素(PRH)、生长激素(GH)、促黑激素(MSH)、促脂解素(LPH)、内啡肽等。这些从腺体分泌出的微量激素进入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诸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等外周内分泌腺体以及乳腺、骨骼、肌肉等器官,分别刺激相应靶腺产生和分泌特异的激素以及调节机体和组织的生长等功能。垂体前叶分泌各激素的活动并不自主,分别受控于特异性下丘脑激素。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水平过高,反过来也能减弱垂体或与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垂体与靶腺之间,层层控制,相互制约,组成一个闭环的反馈系统,其中垂体激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垂体后叶是神经垂体的主要部分。因通过神经纤维束与下丘脑直接相连而得名,分泌催产素与加压素。实际上,这两种神经垂体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性分泌核团——视上核与室旁核所产生,与后叶激素载体蛋白一起经神经轴突运到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处贮存,当受到生理刺激后才从该处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故又称垂体后叶激素。 |